课程教育研究杂志 > 我刊投稿论文 >

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德育工作

摘 要: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,高中教学过程中的德育工作,越来越受到重视。而《中学语文教学大纲》明确指出:“语文教学要进行思想教育。思想教育要依据语文学科的特点,在语文训练中进行。要着重于思想感情的陶冶、道德品质的培养,使学生提高社会主义觉悟,初步具有辨别是非、善恶、美丑的能力。熏陶渐染,潜移默化,循环往复,逐步加深。”从其中我们不难看出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德育工作应该不断进行,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。面对当今商品经济的影响及教育本身存在的问题,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呢?针对这一问题,我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。

关键词:语文;教育;德育

1 在课前的备课过程中要充分发掘课文中蕴含的思想内容,结合授课内容进行德育渗透

思想品德教育应从具体内容实际出发,不能生拉硬套,不能变成附加的成分,而应该真正深入挖掘课文本身所蕴含的思想教育意义。比如高一课本中鲁迅先生的《记念刘和珍君》这课的讲授时,就可以深入挖掘其背后的思想。鲁迅先生的《记念刘和珍君》就是以刘和珍为切入点对“三·一八”大屠杀事件总结评述。鲁迅通过文章愤怒地控诉段政府杀害爱国青年的暴行,痛斥走狗文人下劣无耻的流言,无比沉痛地悼念刘和珍等遇害青年,奉献他的悲哀和尊敬,一方面告诫爱国青年要注意斗争方式,另一方面颂扬“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”的勇毅,激励人们“更奋然而前行”。 作者痛心疾首地说“这样的世界何时是一个尽头”,他痛心于我们民族的“衰亡”,痛心于衰亡民族的默无声息,渴望“爆发”,呼唤开辟一个新的世界,这是一个理想的新世界,,在这世界里没有暴力,没有侵略,没有纷争和流言蜚语,人们都合理地生活,幸福地做人,安心地劳动和读书。我们可以通过课文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,同时要激励学生努力学习,不断努力前进,为祖国的未来和和平做贡献。

2 在作者介绍及时代背景中进行德育渗透

高中课本中的许多课文都出自许多大文豪之手,同时,他们身上的许多优良品质是值得我们学生学习的。《荷塘月色》的作者朱自清就是我国一位优秀的作家,革命家。朱自清的散文着力于揭示社会的黑暗、军阀的暴行和帝国主义的罪恶,对被压迫者、被损害者充满了热爱和同情,表现出他反帝反封建的民主主义思想、爱国主义的热情、人道主义的精神和正直诚实的性格。教课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学习他个人优秀的品质。同时对于有些课文的教授,在介绍时代背景时,联系他们为祖国作出的贡献及他们的崇高品质进行教学。如在讲授《沁园春长沙》一文时,着重介绍毛泽东写作的背景,同时告诉学生该文对于今天的我们还有很大的教育意义,从而使学生认清个人与国家的关系,了解过去我党取得成就的艰难路程。类似这样的文章,通过这样的背景介绍,激励了学生,同时也让他们懂得该怎样做人,怎样学习。

3 对那些富有情味、积极向上的含有民俗内容的课文,要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

如艾青的诗《大堰河——我的保姆》,作者用他丰富的想象力,为我们描绘了乳母大堰河幻想“我”成亲时的富丽场面,衬托出乳母对“我”爱之深切,通过这段民俗情节的描写,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我们民族的美好生活。这些课文可以通过具体的民俗内容而引发的教学延伸,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、基本美德,对学生产生无形的熏陶作用,同时又可以活泼课堂气氛,调节学习情绪。

4 利用针对个别问题增加适当的思想性引申,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

语文教学有很大的关联性,有时可以由一件事引出一个人、引出另一件事。所以要充分利用这种学科优势,对学生进行教育。例如在教学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一文时,针对廉颇和蔺相如两人的关系,要做到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诸如“公平”竞争与精诚合作、自信与见贤思齐、进取与功利等问题。让学生有识别“社会现象”中的优劣、美丑的能力,从而树立自我成为优秀人才心胸宽广的人。

5 在教学中,开展学生的德育工作还要把言传与身教结合起来

作为教师,如果不能以身作则,就会失信于学生,这样的教师,即使能说出道理也不能说服学生。学生会模仿老师的行为,所以一定要给学生树立正面形象。因此,我从教以来,从未缺过一次课,从未说过一次谎。要求学生不做的,自己坚决不做;要求学生做到的,自己首先做到。只有在教学中严格地按师德规范的要求去做,热爱学生,严谨治学,严于律己,积极工作,给学生树立好的榜样,才能真正起到教育学生的作用。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,学生好的思想品德自然就形成了。

总之,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思想品德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,操作起来也有一定的难度,但是,只要找对方法,认真实施,真正的从学生的角度出发,真心付出,做到以身作则,一定会有成果。无论是语文课堂还是平时的做人做事,只有严格要求自己,才能培养出品德高尚的学生。德育工作是教育的一件大事,所以要求我们要有持之以恒的态度,最终一定会取得成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