课程教育研究杂志 > 我刊投稿论文 >

英汉翻译中“翻译腔”的致因及其应对策略

摘 要:由于英汉语言和文化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,译者自身的外语水平和中文表达能力等原因,在英汉翻译中形成了翻译腔。本文简要地介绍了翻译腔的概念,初步分析了翻译腔形成的原因并提出避免翻译腔的一些策略、方法。

关键词:翻译腔;英汉差异;交际功能

几乎所有译者都努力追求既忠实又流畅的译文,但实际上我们所见到的译文中,不乏一有洋化现象或不符合汉语的习惯表达方式,这种译文存在的毛病就是 “翻译腔”。翻译腔是一种翻译病症,主要表现在译者受原语的束缚,因而译文不自然,不流畅。

1 “翻译腔”的定义

“翻译腔”也称“翻译症”,是翻译者在翻译实践中易犯的毛病。

奈达在《翻译理论与实践》中将其定义为“formal fidelity,with resulting unfaithfulness to the content and the impact of the message”(形式上忠实,而结果却是对原文信息的内容和效果不忠实)。

刘宓庆在《当代翻译理论》中指出,“‘翻译体’(translationese)带有贬义。贬义的翻译体是机械主义翻译观和方法论的产物。这种所谓的翻译体的显著特点是不顾双语的差异,将翻译看作语言表层的机械对应式转换”。

由方梦之编纂的《译学辞典》中关于“翻译腔”的描述为:“翻译症,主要特征为文笔拙劣.即译文不自然、不流畅、生硬、晦涩、难懂、费解甚至不知所云。这种‘症状’往往并不是由于译者文化水平低、写作能力差而产生,而是由于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受原文语言表达方式的影响和束缚,使译文不符合译文语言的表达习惯。”(P26)

2 翻译腔现象例析

2.1 翻译腔在词汇层面上的表现

在不同语境中,同一个词汇会有它的不同语境含义。如果不充分考虑语境和文化背景就断定某一词汇的含义,势必引起错误,使译文带有“翻译腔”。例如:

原文:Most of the world still think fat is beautiful.

原译:绝大部分的世界仍然以胖为美。

改译:世界绝大多数人仍然以胖为美。

“world”在该语境下意为“世界的人”,而非“世界”,译者要随语境变化来理解词汇的含义。

2.2 在句子结构上的表现

“翻译腔”在句子结构上的表现主要为译文句子结构受原文影响大,句子结构不符合译语语法习惯和句式特点。例如:

原文:For the true fat haters,we have to go back to the Native Americans.

原译:要说真正恨脂肪的人,我们还要回溯到美洲土著居民。

改译:真正恨脂肪的是美国土著居民印第安人。

改译文虽没有原译更忠实于原文的形式,但却更符合汉语表达习惯,避免了出现“翻译腔”。

(三)在语篇上的表现

英译汉中,,由于译者缺乏语篇意识,忽视了翻译的交际功能,导致汉语译本不连贯,不能准确传达原文信息。如:

原文:Every morning I lay on the floor in the front parlour watching her door. The blind was pulled down to within an inch of the sash so that I could not be seen. When she came out on the doorstep my heart leaped. I ran to the hall, seized my books and followed her.

原译:每天早上,我躺在前厅的地板上,看她的门。百叶窗被拉下来和窗户间有一英寸的距离,这样我就不会被看到。当她出来到门阶上时我的心跳起来。我跑到了门厅,抓起我的书,跟在了她后面。

改译:我每天早上都躺在客厅的前边,紧紧地盯着她家的门。我把百叶窗拉下来,和窗户间留一点缝隙,这样就不会被发现了。她一出来站在门阶上,我的心就砰砰直跳起来。随后,我立刻跑至门厅,一把拿起自己的书就冲出去紧跟在她后面。

原译只是对原文机械的直译,做到了形式上的忠实,但整个译文却给人一种不流畅的感觉,句子前后衔接不紧密。而改译流畅自然,克服了“翻译腔”,很好地传达了原文的信息。

3 “翻译腔”产生的原因

3.1 中西文化的差异

翻译,其实不是翻译语言符号本身,而是翻译语言符号所承载的文化。从这个意义上说,翻译是一项高层次高要求的综合思维活动,它要求译者能够充分吸收和消化原文的文化信息,然后再通过分析整理成译语相应的文化信息。

3.2 英汉语言的差异

英语重形合(hypotaxis),指词语或语句间的连接主要依靠连接词或语言形态手段来实现,强调句子结构的完整性,注重结构形式的规范;汉语重意合(parataxis),指词语或语句间的连接主要凭借语义或语句间的逻辑关系来实现,强调逻辑性。从句子结构看,英语句子中,主谓结构突出。在表达较复杂的思想时,往往以谓语动词为核心,借助大量反映形式关系的连词、介词等进行修饰,把各个分句有机地结合起来。汉语句子中,语法结构是隐性的,寓于语义结构中。在表达复杂思想时,常常借助动词,按时间顺序、逻辑顺序、因果顺序层层铺开。

4 如何克服翻译腔

4.1 吃透原文

英语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,需要我们在深刻理解原文的基础上来理解英语的真正内涵,从而译出地道的、符合汉语表达习惯和思维习惯的译文。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具有严谨的态度和较深的文化知识。英汉翻译其实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。在涉及英语文章时,我们应该勤查词典和参考书,万不可想当然的进行翻译,进而导致译文带有明显的翻译腔现象。

4.2 注重表达

对原文的理解是翻译的前提。在表达阶段,如果不了解原语与译语在语言结构上各自的特点,忽视译语的表达习惯,译者即使了解了原文,也会不自觉地受其束缚,把原语的表达方式和结构机械地移植到译语中来,从而形成翻译腔。而表达水平的高低依赖于我们对汉语的运用能力,因此要想做好翻译,我们还要努力提高本民族文化的素养。

4.3 翻译策略的运用

掌握一定的翻译策略与技巧,会让我们在处理译文时更加得心应手。我们在翻译过程中,特别是对于那些具有历史典故的英语的翻译,应该采取直译带注的译法即在字面翻译这些英语的同时,对其传递的文化信息附加特殊说明。

准确通顺地译好英语,仅仅了解以上知识是不够的,要做到既能准确表达原语的内在意义,又能尽可能地保留原语风格是不易的。我们要克服翻译腔,不仅要不断地提高本族语和外语的水平,还要注意不断地学习各种文化背景知识,对有关国家的历史、地理、政治、军事、文化、科学、风俗习惯等方面都要有较多的理解。只有对原语涉及的知识了解得越多,才能更深刻地了解原语,才能使译文更确切。

参考文献

[1]方梦之.译学辞典[M].上海:上海译文出版社,2003.

[2]刘宓庆.当代翻译理论[M].北京: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,2005.

[3]徐慧晶.翻译过程与翻译腔[J].太原:太原科技大学学报,2008(4):2.

[4]杨晓明.试论英汉翻译中的“翻译腔”问题[J]. 福州:华人时刊,2013(9).

[5]牛蓓蓓,夏云文.论英汉翻译中翻译腔的成因及对策[J].考试周刊,2011(14):32-33.

[6]牛新生.论英语专业英译汉实践中的翻译症[J].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,2005(4):70-74.

[7]贺冬梅.浅谈英语成语汉译明硇翻译腔现象及克服方法[J].襄樊:科技信息,2009.